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- 第238节

第238节

    ??泡面那玩意儿吃腻了才几年啊!多少人小时候记忆里有一袋方便面几个兄弟姐妹分着吃的!

    ??真要有红薯还什么中毒不中毒,那是好东西!

    ??至少还带着甜味!

    ??“有种子?!”

    ??孟樱摇了摇头,“这是家父在海外看到的,那地方叫婆罗洲,在吕宋岛还要往南的地方。这画也是家父所作。”

    ??“那他人呢?”朱厚照压着情绪。

    ??“家父……在泉州府惠安县,被惠安知县抓了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一愣,这叫什么事?千里迢迢跑过来拿着这个来救人来了?

    ??吊谁的胃口也不能吊皇帝的胃口啊!

    ??“老梅,你应当会告诉朕,你那里有培育种植的红薯吧?”

    ??梅可甲有些语滞,“小人……也只见过这块绣布,此次也是向陛下确认,陛下所说的红薯是否便是这般模样。因为他们好像叫甘薯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眉头落了下来。

    ??又转向这姑娘,“你呢?你家里有培育吗?”

    ??孟樱回说:“家父确实有带回来几个,口感脆甜,现下已经被吃了。请陛下饶命!不过家父倒是说过和圣上一样的话,福建多山少田,若是能有此物,必定能够造福万民。”

    ??“老梅啊,你真是让朕又爱又恨。”

    ??梅可甲大约也知道自己马屁没拍到位,“小人考虑不周,请陛下治罪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的心情慢慢平复,他反过来想,其实能找到线索也不错,只要顺着这个路子去找,在他有生之年总是能够看到的。

    ??略作考虑之后他将边上的刘瑾叫了过来。

    ??“陛下。”

    ??“以司礼监的名义给丰熙去一封信,叫他知会惠安县衙,把孟……孟……”

    ??“孟平。”姑娘提醒了一声。

    ??“把一个叫孟平的人放出来,令他到婆罗洲去找甘薯,务必要带回种子,在中原培育。”

    ??朱厚照伸手把那块绣布拿了过来一并给刘瑾,“这是信物,就让那个叫孟平的人,戴罪立功吧。”

    ??“奴婢遵旨。”

    ??皇帝不是很满意这样的结果,只给了一个戴罪立功的处置。

    ??但是人到了婆罗洲,还管你大明皇帝是哪一位?所以以绣布为信物,那意思就是,孟樱不要回去了。

    ??梅可甲所想到的大约就是这么多,怎么讲呢,皇帝手段凌厉,便是连一点怜香惜玉都不会的。

    ??朱厚照才不管这么多,

    ??能不能把红薯种子拿回来,这关系大了。把你们人都放出来,你们是自由了,劳资在紫禁城等得心都急死了。

    ??他其实也没多少‘押人’的想法,他就是把人放在这里,让那个人知道时间紧迫,动作快点儿!

    ??“……不管怎么说,你还是有大功劳。”朱厚照挥了挥手,刘瑾便将那个叫孟樱的也一起带了下去。

    ??之后还是回到他和梅可甲对弈的局面。

    ??梅可甲多少有些尴尬,“小人没能领悟陛下的圣意,应当在找到种子之后,再向陛下敬献。”

    ??“所以很多人都说,做得不好,不如不做。不提了,无非就是再等几年。除此之外呢,你不会就给朕带了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消息回来吧?”

    ??那当然不会,梅可甲还不至于颟顸到那样一种地步。

    ??“还有银两,小人也一并带来呈送陛下。多亏了中丞的护卫,这一路小人才少了许多担心。”

    ??“多少银子?”

    ??“四十六万两,等到下一次会多些,浙江三四个商人家族有违朝廷法度被抓获之后,小人接了他们原先的生意。所以这次也相对少些,多余的银两都用来进货了。不过……”

    ??存了七八年,朱厚照那小金库原先是三百多万两,每年大约也就大几十万两的样子,如今仅有四十六万两。看来开驰海禁确实有必要。

    ??“不过什么?”

    ??梅可甲略有狐疑的说,“按道理来说,今年生丝收购应当大大好于往年,但其实并未如此。似乎也有人在收购生丝。”

    ??应当是走私的人,不过也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,开海的政令是与打击走私一起的。

    ??“生意上的事,你酌情处理吧,谷大用和王德华都在。至于那四十六万两银子照例放到朕这里来。”

    ??陕西的官牧马场,正需要一笔银子。

    ??“小人遵旨。”

    ??“再过几月,朕就会颁布圣旨,开驰海禁。你此番回浙江以后,做好准备。”

    ??梅可甲有些无法言明的感觉,真要说大概就是敬佩,这世上有几人是有始有终的做事的,从当初提到,到今日实施。

    ??皇帝从来没忘记。

    ??“陛下圣明。”

    ??“圣明?”

    ??梅可甲很肯定,“圣明。微臣本是西北末流商人,也不知哪里来的运气能到陛下身边,见证这一番明君作为。”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第二百七十二章 坐朝理政

    ??马这个东西,平时需求不大,战时需求奇高,所以一定是朝廷财政供养。

    ??杨一清离开之后,朝廷内部也开始讨论具体的执行问题,复套所要的核心,其实就是骑兵,而骑兵的核心就是战马。

    ??如今,陕西的苑马场逐渐恢复,弘治十七年朝廷又恢复了安定苑,因而今年陕西有7处苑马场,累计可以蓄养战马八万四千匹。

    ??弘治十八年,朝廷计划在陕西新增一处似安定苑这样的上苑牧马场。所谓上苑就是每年可以蓄养两万匹战马的牧马场。

    ??而想要恢复,就需要银子修缮马营城堡、营房,增加种马额和牧马军的人数。

    ??每一匹马、每一名士兵,都要一点一点积累起来,正儿八经的做好这些事,复套才有力量。而且复套之后,河套平原上还有更好的牧马场!

    ??所以朱厚照从始至终都没有松懈过对马政的关注,不仅如此,他不止一次的传谕内阁,要求内阁重视朝廷各处官牧马场的恢复和建设。

    ??如今复套作为国策被提了出来,马政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重要。而需要银两就成了应有之义。

    ??现在多出这四十六万两的银子,朱厚照心中便更加稳当了。

    ??其实这些银子本不是进入户部的银两,但是基本上赈灾、钱粮减免,户部就差不多了。朱厚照这个皇帝没有大兴土木、搞各类形象工程,能够做到没什么亏空,这就已经不容易了。

    ??况且,杨一清到出发去固原,还从户部支了10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??以大明如今的国力,要想恢复汉唐盛世时几百万匹马的数量绝非是三两年就可以做到的,朱厚照所求的,也就是能够支撑一次中等规模的战役需要。

    ??人治的时代,朝廷重视,任用得力官员,至少能让情况好一些。

    ??梁储离任太仆寺卿以后,新任官员名为王禀,他既不是东宫潜邸旧臣,也不是王鏊讲学时生出向往的务实之臣,他是杨一清推荐过来的安宁苑牧马场的总负责人。

    ??本身只是举人,四十岁的年纪,十七八年都在马场中度过。

    ??杨一清对于陕西马政的梳理,朱厚照清楚,所以他推荐这个人,自然也可信。

    ??此次礼部召集各省省级官员入京,京师同级官员也一并纳入其中,王禀名列其中。

    ??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这句话还是有道理。

    ??朱厚照召见官员特别勤快,处理政事力求务实为主,提拔官员也以其实务为先。所以朝堂上干活的人越发增多,是不是踏实干活这个很难保证。

    ??但至少在干活。

    ??此外,经筵日讲也能够正常举行,而若不处理政务,皇帝的日常就是在坤宁宫或锻炼身体。

    ??再有,司礼监、锦衣卫都被限制。只要不频掀大案,部分官员已经忍不住在颂圣了。

    ??在朱厚照的推动下,内阁和六部都以处理国政为先,不过先前的复套国策已经议定,开海的圣旨还没有出,朝堂在这段时间陷入平静。

    ??朱厚照也进入了一段皇帝岁月的平静期,也就是正常的坐朝理政。

    ??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,经常性会听到的奏报是地方报灾,请求钱粮减免,或者就是有部分官员弹劾其他人,另外对于他来说,最多的就是各类官员开始给他提意见、说这个是弊政、那个也是弊政,一个个的劲头像是要把帝国的命给革了似的。

    ??但到此时,朱厚照已经不会轻易同意了。

    ??除了复套和开海,朝廷在今年最大的动作是要取消北直隶河间府阜城、肃宁、任丘、交河四县的民牧。

    ??民间养的马不仅瘦弱,而且营养不良,还容易生病,人都吃不饱,马又能肥到哪里去,战马可要是吃精粮、豆子的,不能够只吃草。

    ??这种因为大宋完全丢失了适合牧马的领土而开始的养马政策,朱厚照有心要让其退出历史舞台。

    ??哪怕为了这个理由,他也要把那些适合养马的领土给抢回来!

    ??“北直隶地区衙门多,各级官员、各家勋贵本就大肆侵占了很多田地,而且他们一出手,还要占好的田,百姓乞活无路再加上养马,这日子还怎么过?这么多的百姓没饭吃,他们今年不反,明年不反,后年大后年必反。”

    ??“而且京师就在这片区域,你们老提醒朕,说东南财税半天下。岂不知,河北也是京畿重地。弘治十八年,武安苑牧马场的设施、人员、种马、牧军人数务必都要到位,有了这个马场朝廷可再蓄养战马两万匹,这样明年就将河间府剩余的静海、宁津等四县的民牧取消,如此一来北直隶就有顺天府、保定府、河间府三府完全取消民牧,百姓也能喘口气。”

    ??皇帝在奉天门外和主要大臣们讨论政务。

    ??很大的事情就是几个老头,像今天没什么大事,各部侍郎、主事也都来了不少。

    ??户部韩文、顾佐,兵部王敞、王禀一齐领命,以及一个特别的人,军机处杨廷和也被派来分管马政。

    ??因为马政和复套挂了钩,军机处要负责马政的一切事宜,所以杨廷和跑不掉。

    ??按照皇帝的要求,改民牧为种粮的各县,户部要在种子、农具方面加以支持,特别困难的县还会有一年的钱粮免征,之后则一切如常,而且朱厚照重点会看这些县的纳粮情况,造假可以,有本事别被逮。

    ??因为他要知道,政策施行下去有没有用。

    ??好在顺天府、保定府所展现的结果喜人,中国老百姓都是这样,你只要给他活路,他一定顽强的活下去。所以这两个府的钱粮,三年来已有数万石的增长。

    ??再加上京师里各类营造聘用的数万工人,京畿地区的流民大大减少,社会矛盾也大大缓和。

    ??眼看年号要改成正德了,这项政务也让许多人感觉到应当是正德朝的亮眼政绩了,虽说见效慢,七年下来也就取消了两府,但确实见效了,

    ??既然有效,那么朝廷上下自然全力以赴,所以有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扑在上面,等着一边为民造福刷声名,一边在皇上面前露脸刷存在感。

    ??“李阁老,谢阁老。”

    ??李东阳、谢迁和韩文在皇帝面前拱手。